□ 文/章銅勝 圖/謝銳勤
季節進入秋天,好像是一個人到了中年,對于春天的新鮮呆萌,夏日的濃密茂盛,已經有了足夠的免疫力,不再會有以之為奇的新鮮感了,可還不至于缺少一些對自然的審美情趣,對目之所見的一切事物,仍有一些期待,仍有一些想法,單是秋天的斑斕葉色,還是可以看一看的??辞锷墓乓庠谝?,是野外的葉色,是成熟和豐收之色,是喜悅的蒼古之色;秋色的古意在天,是天空中的云淡風輕,月白星稀,是清淡漂白的古雅之色;秋色古意在室,是綠蟻新醅,是菊黃蟹紅,是秋夜斷續蟲聲的盎然古意。
在野外,一葉知秋,可能只是一種比較敏感的說法,感知秋天,我們總要尋找一個可以接受的說辭,大概一片落葉,是最合適的,也是最形象、最易于被人感知的??墒?,從來都不會有人知道,秋天是從哪一片葉子上飄落下來的。對于每一個人來說,都有屬于自己的,真切感知秋天來臨的那一片落葉吧。
落葉知秋,是一種遠古的詩意表達,而我更喜歡看秋葉的蒼然古樸之色。那深淺不同的黃與紅,大概是秋葉的經典色,深與淺,濃與淡,干枯與濕意,也同樣成就了黃與紅的千變萬化。連綿秋山的絢爛,大概便得益于此吧。
山間有溪,落葉便隨了流水,繪就細致入微的秋日工筆畫。此時,可以坐下來靜靜地看著,仿佛那條溪,那些在水面旋轉漂流的落葉,從來不曾改變,也從來不曾流走。當年的孔子,是不是也站在一條溪流邊,看到過如我眼前所見的溪流和落葉。流水如斯,落葉如斯。山間,若是有一個湖,或是大一點的池塘,秋色的古意就有了幾分靈氣,它們或安靜,或在我們的眼前輕輕蕩漾,那樣唯美。秋葉,在展示絢爛一面時,也有秋天該有的深沉,那是近山的深翠和遠山的藍黛,有這樣的背景,才是完整的秋色在野,它們和成熟的莊稼一起,呈現給我們的是季節的期待和歡悅。
天高云淡時,我們抬頭看見了秋。在秋日里,藍天需要一些淡而薄的云彩,天上有薄云,便不會顯得低而空了。秋日天空的高遠,就像我們一樣,也需要用一些別人不太熟悉,不太容易理解的句子,來裝點自己思想的深邃。我不太喜歡故弄玄虛的那一套,卻喜歡在那些月明的秋夜,對月靜思默想。我在想,那一輪圓月,是不是從唐朝張若虛的春江之上,到了某個秋日,到了蘇軾的承天寺,到了豐子愷的小楊柳居前,也到了我們月夜抬頭仰望的星空中。在秋夜的星空中,也該有淡淡的云,如絲如縷,它們拂過星與月,在星與月的光輝里,有淡淡的憂傷與喜悅在傳遞著,一如盛唐之時,一如宋室南渡之后,大概也如清末民初之際。秋月的古意,淡而縹緲,讓人難以捉摸,也讓人無法下定決心去追隨。我也只是在某個秋夜,站在湖心的橋上,或是立于自己家書房的窗前,抬頭看上一會兒,想起一些熟悉的句子,想起一些月下的場景,那是月色下的月影,心隨影動,影逐風搖,那搖蕩著的,分明是悠遠茫然的古意。
秋色中,菊黃與蟹紅,最是招人喜愛的顏色。菊瘦蟹肥,是多么好的搭配啊。我們需要淡看東籬菊黃的清瘦,也需要持螯而啖的肥腴。我一直認為秋夜的蟲聲是有顏色的,是銀色金屬的色澤,清亮而有蒼茫古意,如從詩經中流淌出來的一般,我喜歡聽秋蟲在野、入戶、在我床下的清澈聲音,那是填充時光的寂寞的聲音,清越高古。
秋色蒼古,也是我們心中的秋意蒼古。
- 2021-11-15漲海聲中萬國商
- 2021-11-14香藝文化入選非遺
- 2021-11-14銀海生花 匠心獨運
- 2021-11-09最憶老宅那缸蓮
- 2021-09-24在龍湖古寨,讀一闋宋詞